经验做法

  • 【远安县】实施四项资助工程,助困育人同步推进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1-25    浏览数:19019
  •   远安县以扶贫、扶智“双扶”项目和就业技能、实用技术“双提升”项目为载体,实施四项资助工程,开展经济助困和育人扶智工作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
      (一)加强实施资助保障工程。远安县以扶贫攻坚为契机,在全面实施中央和省资助政策的基础上,增加地方财政投入,努力开展多渠道、多形式的学生资助工作,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提供各类资助。2017年,县级财政投入534万元,惠及2867人次。一是实施国家资助政策。畅通入学“绿色通道”,简化入学程序,保障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0%入学入园。2017年,资助学生7074人,资助资金867万元,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资助政策;二是构建地方贫困救助体系。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在优先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基础上,地方政府再加资助措施:(1)实施“五免”措施。对在县内就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,免住宿费、免书本费;对在县内接受从学前至高中教育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,免费提供学生营养奶,免费购买学生平安保险,免费提供校服。(2)实施“四补”政策。对在县内接受从学前至高中教育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,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发放“生活补助”(补助标准为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,中职和普通高中每生每年2000元)和“交通补助”(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元);对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发放“第一学年学费全额补助”,大学在读期间,实行跟踪联系、全程护航制度,县级领导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对帮扶一名学生,及时解决他们生活、学习、就业等方面的困难;对建档立卡家庭幼儿发放“保教费补助”,在县内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中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幼儿免收保教费。三是创新拓展助学途径。以嫘祖中学教师徐玉华个人网络爱心助学为基础,成立远安县玉华爱心工作室,教育系统有52名志愿者参与爱心工作室工作,覆盖7个乡镇46所学校、幼儿园,截至目前,已累计筹集助学善款157.2万元,爱心物资3000余件、爱心书籍1000多册,资助贫困学生200多人。举办各类爱心捐助活动5次,走访贫困学生110人次。同时,爱心工作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,其中远安县长缨化学动力原料有限公司2017年一次性捐赠100万元。
      (二)有序开展学业帮扶工程。一是师生结对。实行教师担任建档立卡家庭学生“第一导师”制,目前,教师结对学生1071名,开展家访3135次,谈心6701次,开展英语口语、数学几何知识、作文等订单式补习3929次。二是生生结对。学校选派优秀学生结对帮扶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479名,组建学习共同体,三方(第一导师、结对学生、帮扶学生)开展谈心、作业辅导、阅读交流等互动交流活动3684次;第一导师和各科教师对学习共同体实行跟踪帮扶,及时掌握学习共同体的学业状况,适时进行方法指导,让学业帮扶效果得到最大发挥。三是校生结对。2017年暑期,远安一高共开办2期42天的学业免费补习班,惠及学生691名,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2名,38名科任教师为建档立卡卡贫困学生提供“小灶补习”、谈心活动154次。全方位、多层面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业进步。
      (三)全面铺开信心提振工程。在全县副科级干部中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第二导师766名,利用节假日、双休日等时间开展家访活动共计1670次,电话访3886次,帮助圆梦“新书包”“彩笔”等微心愿722个。教育系统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6支,组织1400余名在职教师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信心提振活动,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,组织开展“七彩科普园游览”“快乐金家湾”“放飞童年——桃花岛”等户外活动共计429次;组织观看《建党大业》、《放牛班的春天》等励志电影195场次,指导写作观后感959篇;组织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开展师生共读等阅读活动,阅读书目共计2941册,形成读后感2038篇。在社会、学校、教师的多方关爱和引导下,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自信心不断增强,自强、自立、自尊、自爱在这些孩子内心逐步深化。
      (四)稳步推进生涯规划工程。一是开设职业规划课程。2017年全县35所校、园共开设《学生资助政策解读》《雨露计划解读》等国家扶贫时政课程78节,普及国家学生资助政策、远安教育扶贫政策、贫困人口就业帮扶政策等基础知识。组织编撰《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》县本教材,目前正在审定之中。二是开展职业规划引导。2017年向初、高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发放职业意愿调查问卷1000份,针对大多数就业意愿,开展职业规划集中指导13次。三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。在5月至6月期间,经过反复摸底比对,确定2017年建档立卡家庭“两后生”共计67人,就读职业院校61人,参加职业培训6人,全面完成了年度“两后生”培训任务。四是积极开拓实习、就业岗位。努力为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提供“圆梦远安”假期实习岗位。